2015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89亿元,惠及4.05万农户,户数和金额均占全省金融机构的78%,这是一组来自海南农信的扶贫信贷数据。
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长期以来,受制于贫困人口抵押物不足、贫困地区金融生态不健全等因素,海南贫困户的融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海南的各金融力量中,以海南农信社、农发行、农行和邮储银行为代表的涉农机构,充当了深耕农村金融的先锋。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海南省农信社以其点多面广线长的优势,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8月中旬,南国都市报记者赴五指山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探究海南省农信社多层次金融扶贫服务体系为农村带来的改变。
多层级信贷体系 拉动农村金融服务
畅好乡位于五指山市西南部,脱贫攻坚战之初,4个村小组共有53户贫困户。
畅好乡番通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吕俊杰向记者介绍,由于地处深山,番通村以前富民产业少、基础设施薄弱。“很多贫困户脱贫意愿很强,但不了解扶贫政策,缺资金时也不懂如何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很有必要宣讲扶贫政策。”
吕俊杰是省农信社员工,也是被派驻当地的扶贫干部。其任务是协助当地村干部做好产业规划、民生改善,并解决当地扶贫融资中遇到的问题。五指山联社理事长周坦将之称为“融智”。
多次入户宣讲后,瓜菜种殖户朱丽云成为畅好乡率先尝鲜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根据政策,她符合贷款条件,在信贷员的协助下,朱丽云很快获得了一笔5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现在,朱丽云已是当地瓜菜种植大户。
类似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亦在海南其他市县运用。五年来,已惠及4万多农户。
海南省农信社以信贷拉动的农村金融服务是分层开展的。第一层,是像朱丽云这样有致富愿望的贫困农户,实行金融扶贫“包干服务”,给全省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对应一名信贷员,专责服务,以基准利率发放贴息小额扶贫贷款。
第二层,是一些农村种养殖户、个体经营户。他们虽然没有系统的线上交易数据作为风控数据源,但是凭借历史信用+线下熟人圈模式亦可获取贷款,风控保障则主要依赖于各市县行社基层农信信贷员、担保人等。在海口做了十多年花卉生意的种植户尚博全受益于海口农商银行“花卉宝”信贷业务,顺利扩大了种植规模。
第三层,是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采用的是产业金融信贷模式。以儋州丰盛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南罗七叶葡萄种植基地具备代表性。南罗七叶葡萄种植基地以“公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了27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全省农信社此类产业扶贫贷款超过3亿元。
专职扶贫干部 扎根一线融智融资
今年2月,海南决定从省直单位和各市县抽调优秀干部,组成覆盖全省196个乡镇、2561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承担起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重任。随后,各大金融机构也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到各市县。
海南一位地方监管人士认为,“金融人才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融智融资,为农村金融注入新鲜活力。”
其实此前,省农信社已经组织16家市县行社派出“一对一”帮扶责任人202人,长期驻村工作队员29人,6家行社派出定点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
“推动脱贫,关键在人。在金融领域,人才支撑显得更为重要。”省农信社一位高层称,“在信息封闭、资源匮乏的大山深处,扶贫干部是落实扶贫政策的重要力量,也是联系各方的桥梁纽带。”
带班子、结对子、出点子,是扶贫干部的职责。
金融服务站 让农民办业务不出村
有金融资深人士曾说,“将最草根阶层的诉求,纳入最顶层的政策设计,这才是真正的成功。”金融扶贫,增大金融对薄弱领域的资金供给是基础。
日前,儋州市兰洋镇南罗村农户老梁来到南罗金融服务站,给在外读书的儿子的银行卡里存钱。以前,完成同样一笔业务,老梁要乘车前往镇上的网点办理。现在,这家儋州农信社打造的小型“银行”可辐射周边3000余人口。
为加快惠农金融服务建设,海南地方金融监管局、海南银保监局和人行海口中心支行都曾出台相关意见要求,由省农信社与农行、邮储银行一道,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这一举措,推动海南在几年前就实现了“便民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
“便民点的服务模式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大大方便了农户。但是需要探索和建立‘升级版’的农村金融服务。”省农信社普惠金融部的负责人认为,扎根普惠金融,应该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人力、资金。
如今,省农信社已经将147个原贫困村便民服务点升级为金融服务站,服务功能更加完备,村民不出村就可获得小额取款、现金汇款、跨行支付等各类服务。
“在服务站,能看报刊杂志、有茶水享用,还能学习一些识别假币的知识,感觉和城里的银行网点没什么两样。”农户老梁说。(记者 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