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3.54万平方公里,海南农信人无处不在,他们倾情、倾智、倾心、倾力参与海南的经济发展建设,见证着海南的每一处成长。
2018年,于海南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重要节点,迎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机遇。
2018年,对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而言,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全省农信系统坚守深耕“三农”、服务县域市场定位,聚焦“农、小、土”,做好形势“应变”、创新“促变”、自身“求变”,抓住一个“稳”字,实现队伍稳定、业务稳健;突显一个“高”字,体现高站位、高质量发展;力求一个“实”字,做到夯实基础、真实反映、服务实体。在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省农信社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截至2018年末,存款余额1881亿元,同比增长12.91%;贷款余额1154亿元,同比增长12.78%;全年清收不良贷款12.71亿元,核销呆账5.25亿元;年度净利润18.55亿元,缴税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7%和8.46%,均创历史新高。
倾情支持“三农”建设 农信社姓“农”,因农而生,因农而兴,服务“三农”是省农信社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一直坚守的情怀。
2018年,全省农信社坚决贯彻省委主要领导“要推动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的重要指示精神,义不容辞扛起为农服务主力军的责任担当。
这一年,省农信社出台服务乡村振兴12条措施,加大“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我省农村“五网”建设贷款的资金来源和抵押担保范围,助推惠民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围绕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业态,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等“八大产业”,打造海南芒果、莲雾、火龙果、黑猪等10个省级品牌。同时,聚焦农民增收,大力推广“一小通”小贷支农模式,创新推出了“顺贷、福贷、社宝贷”等系列特色惠农产品;科学配置网点资源,优化调整行政村、自然村便民服务点,147个扶贫村便民服务点升级为金融服务站,为村民提供便利化、普惠性的金融服务。
省农信社和19家市县行社成立“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为“三农”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据。据统计,2018年,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401.58亿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实现“持续增长”;重点支持29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8.46亿元;重点支持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8042.67万元;发放50万元以下农民小额贷款61.61亿元,完成省政府下达24亿元任务的256.71%。
今年,省农信社还将继续加大对农户及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大涉农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拓展林权抵押、农业生产设施抵押、动产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支持“互联网+农业”发展,为产销合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贷金融服务。
倾智支持小微企业 作为本土重要的地方金融机构,省农信社借助于遍布全省的服务网络和决策链条短等优势,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决策部署,创新手段、创新产品,融资融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省农信社在让利优惠的同时,还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小微金融产品,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便利度和可获得性,并且依托全省农信系统基层信贷员队伍,因地制宜对接小微企业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效,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甚至做到“一企业一方案”,解决小微企业主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为满足新形势下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省农信社为其量身打造系列特色产品,先后推出“宏业贷”“盛业贷”“闪业贷”“随心贷”“一抵通”循环贷、“一税通”“商圈贷”“生蚝贷”“花卉贷”“一税通”等特色创新贷款产品。海口农商行还发放了首笔商标质押担保贷款3000万元,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此外,着眼于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省农信社致力于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持续推进“555”工程,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长;通过增加货押、未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方式,解决小微企业担保不足的问题。同时,信贷资源向互联网+创新创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三农”企业倾斜;加大力度推广“政银贷”“政保贷”“银税通”等产品,借助政府信用放大企业信用。
据统计,2018年,省农信社小微贷款余额390.28亿元,同比增加50.03亿元,增幅14.7%;1000万元以下小微贷款96.92亿元,增加33.35亿元,增速52.46%,高于各项贷款39.68个百分点;有贷户数17943户,同比增加6711户;不良率和利率均控制在合理水平,实现“两增两控”。
今年,针对服务小微企业,省农信社将加强考核力度,通过单列小微信贷计划,提升小微贷款考核权重等手段,引导全省农信系统积极投放小微贷款;同时,依托出台的相关办法,将小微贷款1000万元以下等业务纳入尽职免责范围,实现正向激励,让信贷人员服务小微企业时,真正做到敢贷、愿贷。
倾力支持本土经济 “服务好海南的民营企业,就是服务海南实体经济发展,就是支持海南本土经济做大做强。”近日,博鳌国际医院董事长徐建国,对省农信社为民营企业灵活放贷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在服务本土经济发展过程中,省农信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将信贷资源重点向我省重点项目、十二个重点产业、“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六类园区、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全域旅游等方面倾斜。
同时,聚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培育绿色信贷文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全面支持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等领域,助推绿色企业发展,共同保护好海南的碧水蓝天。聚焦海洋强省建设,发展蓝色金融,推动沿海市县行社加快蓝色金融布局,引进专业人才,加快海洋支行建设,研究海洋产业规律,不断推出紧贴海洋产业发展趋势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聚焦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发展专业化金融,根据本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设立包括科技支行、药谷支行等在内的特色支行,为专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在人行海口中心支行的支持指导下,海口农商银行积极参与FT自贸账户体系建设。省联社成立国际业务部,指导全省农信系统加快推进国际结算、外汇存款等业务的开展。
省农信社加大对本土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十二条措施。在信贷资源倾斜、授信政策支持、提高贷款时效、优化信贷产品等方面一一落实,进一步压降民企融资成本,纾解民企融资困难,破局民企融资不足,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重点支持市场竞争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对于一时陷于经营困难,但主业突出、风控较强、财务稳健、符合海南产业政策发展要求的民营企业,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服务本土、纾困民企的措施效应明显,仅2018年一年,全省农信系统的民营企业贷款净增20.26亿元,余额达653.85亿元,占全部贷款56.62%,占企业类贷款95.82%。
倾心支持脱贫攻坚 作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省农信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将脱贫攻坚当做政治任务来抓。依托小额信贷队伍贴近“三农”、熟悉农情优势,用心用情服务,真心实意帮扶,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扛起了地方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
2018年,全省19家市县行社召开党委会、社务会议共161次,认真落实省联社和当地党委政府扶贫工作决策部署,制定配套措施、细化工作方案,将扶贫资源和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科学谋划推动定点扶贫村脱贫任务达标,努力提高扶贫成效,扎实写好小贷扶贫、产业扶贫、定点扶贫和消费扶贫四篇文章。
小贷扶贫方面,2018年共发放12451户,完成省政府下达7500户任务的166%,占全省金融机构发放户数的68.22%,大大超额完成省政府安排的年度小额贷款扶贫任务。
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省农信社牢牢抓住产业脱贫这个牛鼻子,大力发放产业扶贫贷款。2018年末,全省农信社精准产业扶贫贷款余额达14.8亿元,产业项目主体达135户,增速34.43%,比全部贷款增速高21.65个百分点。年度发放产业扶贫贷款7.69亿元,其中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89户产业扶贫项目主体发放贷款7.65亿元,带动5762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在认真践行金融扶贫使命的同时,省农信社还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小额贷款扶持、转移就业、抱团发展、“以购代捐”、捐建厨房厕所和安装太阳能板路灯等举措,省农信社帮助琼中岭门村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及改善村居环境。2018年,帮扶联系点岭门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摘帽,省农信社派驻第一书记黄海军继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之后,又获得省国资委“最美国资人”称号。
此外,省农信社还组织“以购代捐”消费扶贫,全省农信系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消费扶贫活动,累计达30余次。市县农信社定向采购扶贫产品,员工个人也积极开展购买扶贫产品,逐步形成爱心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省农信社致力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支付环境。2018年,全省2561个行政村已布设便民服务点2954个,同时,金融服务站向村小组尤其是贫困村延伸,设立村级金融服务站达653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还持续改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站有效终端数量2628台,交易数量83.3万笔,其中助农取款达24.78万笔。
坚守“农小土”,实现“稳高实”。如今,乘着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东风,省农信社也将继续团结一心,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实干苦干,坚定走内涵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打造新时代学习型现代零售银行,为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作出新贡献。
原文链接:
http://hnrb.hinews.cn/html/2019-04/11/content_8_1.htm